应用心理学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况
山东体育学院于2006年申报成功应用心理学专业,于2007年开始面向山东省招生。已招收13届本科生,有9届共304名毕业生,现有在校生193人,招生规模趋于稳定。根据专业发展规划,预计未来招生计划保持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0人左右。
山东体育学院作为山东省目前唯一一所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体育运动方向本科生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既注重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又注重将心理知识应用于体育实践的能力,配养特色鲜明。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品德好,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备心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初步心理科学研究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一定的体育学专业理论及运动专项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强、研究兴趣浓、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能够在教育机构、政府或企业单位、康复等机构,从事与心理学科和体育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管理与咨询、康复训练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学科门类:理 学
一级学科:心理学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代码:071102
二、师资队伍
应用心理学专业拥有一支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缘广泛、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教师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13名,学士5人。其中,“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专业教师是“山东省备战奥运、全运心理调控专家组”主要成员,拥有20余年为我省奥运会、全运会金牌获得者提供心理服务的经历,并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科技技术奖一等奖”。
三、人才培养
协同育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签订校企、校地、校所、校校合作协议,共建课程、实践实训基地,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过程对接,教学效果良好
实践基地
合作共建课程:社区心理学 射箭心理学
学生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参加学术交流,在论文发表、专利获得、科技竞赛等方面优势明显。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就业质量高。
创新创业:有固定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单独设有创新创业课程;承担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在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银奖。
创新创业导师。通过专业群建设,培育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导师,为学生实践实训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保障。自2017年始,许昭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导师、魏平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导师。
大学生计划项目。目前已有12名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成功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顺利结项,100余名进行了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及山东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申报并成功获批。
四、毕业生就业
2017—2019年共毕业学生150人,年底就业率总体为95.3%,分年度情况如下:2017届48人:95.8%(46人)、2018届50人:96%(48人)、2019届52人:94.2%(49人)。